本報專案組:
從西元前二世紀到西元後二世紀網路行銷沿著歐亞內陸交通幹線,自西向東,有四大帝國並列其間台中網頁設計即歐洲的羅馬、西亞的安息、中亞的貴霜、東亞的漢朝。在西元前後,四大帝國都處在國勢昌盛的時期,積極向外擴張,如羅馬帝國在圖拉真(Marcus Ulpins Trajanus)把版圖擴大到幼發拉底河上游一帶; 又如貴霜帝國也曾把勢力伸進塔里木盆地; 漢朝則成功地打敗匈奴質押借款控制河西走廊,進駐天山南路。
張騫的鑿空和甘英的遠行,使東西方世界直接聯繫起來螺絲這是時代英雄的創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其結果是使得中國、印度、西亞和希臘羅馬四大古代文明有了直接的交流和影響,此後,任何文明的發展也不再是相對孤立地進行了。從中國歷史的發展來看,漢代開闢的這條絲綢之路時而因為政治對立、民族矛盾乃至戰爭而一度中斷。文明的發展,勢力的擴張,商業民族的活躍, 和草原遊牧民族與農耕定居民族的依存關係LINE動態使得東西方的精神與物質的文化交往兩千多年來從未斷絕。
東漢末年,中原戰亂頻仍,秩序混亂。作為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甚至二十多年沒有太守,當地豪強大姓雄張台北網頁設計兼併土地,使小民無立錐之地,前來貿易的西域商胡也備受欺詐。西元231年,倉慈出任敦煌太守,有力地抑制了豪強的兼併和勒索關鍵字廣告為西域商人前往內地買賣提供種種方便,也使得敦煌成為漢族與西域各族民眾交往貿易的一個國際都會。
1907年,英國考古學者斯坦因在敦煌西北長城烽燧下,發現了一組用中亞粟特民族的文字所寫的粟特文信件,這是在涼州(今甘肅省武威)的粟特商人寫給家鄉撒馬爾幹(Samarkand,在今烏茲別克斯坦)貴人的書信高雄網頁設計不知什麼原因而埋藏在敦煌長城腳下。信中談到,這些以涼州為大本營的粟特商團,活動的範圍東到洛陽,西到敦煌,經營中國絲綢等商品的長途販賣。這組書信寫於西晉末年(312年前後),它們真切地反映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商品交易活動。
(甘肅 李芷軒)
【中央網路報】
- Aug 29 Fri 2014 14:01
多彩陝西/絲綢之路—跨躍千年的共同記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